这次井冈山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深圳第二实验的学子与远在江西的黄坳中学的孩子们进行了一次近距离的心连心的交流。要说心得体会,我想借用1965年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这首词来表达: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下面让我用几个小标题来谈谈活动过程。
一、井冈风景独好
星期六的早上,趁着午后的兴奋劲,一辆辆大巴驶向深圳东火车站。看着路边的高楼大厦,临上火车时,我暗自唏嘘——到了那边,还看得到这般繁华的街道吗?第二天凌晨五点,火车到达目的地,迎接我们的有笼罩着那片大地的薄雾,穿过雾,又是另一番天地,山清水秀,路边的灌木不似深圳的行道树般蒙上一层灰,青翠欲滴的植物刷新了我对这里的印象,不禁想起“人间有味是清欢”的词句来。这宛如桃花源境的去处,给了彻夜未眠的我不真实的幻觉。
二、幸福不忘烈士血
接着便是去瞻仰烈士陵园,长长的石板阶梯,花白斑驳的石纹,两旁笔直高耸的树,都透着庄严肃穆的气氛。置身陵园,悲壮的情绪在同学们中慢慢弥漫开来。经过一百零八级台阶,我们虔诚献上花圈,恭敬地三鞠躬。我们怀着敬畏之心,阅读墙上挂的烈士们生前的事迹,我们懂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的鲜血换来的。
三、农家体验苦与乐
我们来到黄坳中学,受到热烈的欢迎。与我们组结对子的学生叫黄韬,我们戏称他韬哥,他领着我们回家,一路上有说有笑。我心里没有看上去那么轻松,担心居住条件差,但转念一想:来这里就是要体验生活的,不怕吃苦。然而到了住家中时,我眼前一亮:窗明几净,井井有条。住家妈妈做饭的口味也与我母亲的相差无几。这地方似乎给我惊喜!我惊喜能到红色根据地来体验生活,我惊喜井冈山新农村的变化,我乐了。
四、小伙伴心连心
第二天是与黄坳中学的同学们互动。主题班会、嘉年华、篮球赛,丰富多彩活动将两个学校的学生们的心理距离迅速拉近,相处分外融洽和谐。我不禁感叹,山清水秀的井冈山果真是育人之地,这里的学生们出乎意料地都很活跃,原以为井冈山蝉联五年中考第一的学校可能比较压抑,他们却似乎比我们更能享受这互动的时刻。是的,他们的条件没有深圳好,然而我们深圳的学生们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却不一定能像这里学生们更会利用资源来刻苦学习。我自己就是其中一员,实在汗颜。这也让我感受到学校安排这次活动的深刻含义及良苦用心。中午回住家路上,自己买了菜,学着做饭给住家的爸妈尝尝,其乐融融,表达一片心意,感谢他们为我们提供这么棒的住宿条件和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无以回报主人情谊,只能用心地准备了一顿不算完美的午饭。很遗憾,因为心疼,我们主人并没有让我们帮忙干农活。
五、踏着前驱的路前进
第三天,我们参观了红色景点,包括革命博物馆、红军医院、毛泽东故居、黄洋界等。这些地方保存完好,似乎无声诉说着当年战争的惨烈残酷,表现了红军将士们的英勇无畏。我受到的震撼,久久不能平息。
同学们,我们从当地带回了热情、积极、不轻易放弃的精神,我相信,这种精神一定能转化成学习、生活的动力。
感谢井冈山人民的热情接待,感谢学校的精心组织,感谢同学们的通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