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初中生必须“参与海内外研学旅行”、当义工?市教育局回应来了
日期:2019-11-18来源:晶报 作者:
深圳初中生必须“参与海内外研学旅行”、当义工获取综评相应分数?深圳将如何持续推进综评?30日下午,深圳市教育局召开全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评价(以下简称“综评”)工作推进部署会,旨在总结2018年实施全市初中学生综评工作,回应相关热点问题,挖掘典型和交流好的经验与做法,并继续推进全市综评工作。
会上,星空体育平台初中部学生处副主任尹望玲、南山区前海港湾学校学习指导中心主任童新蒙分别进行了学校综评工作经验分享。此外,深圳市义工联秘书处信息平台负责人冯俊岭、科大讯飞股份公司项目组工程师杨戬城分别对与会教师进行了“志愿深圳”系统操作辅导、综评系统申诉模块功能及应用培训。
■学生必须“参与海内外研学旅行”、必须当义工?市教育局回应
对于此前引起广泛关注的综评指标体系中重要观测点之一“参加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累计24小时及以上,可得4分”,深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姚一勤强调,参加“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以学校组织为主,学生自主进行为辅。累计时长不是只有参加义工组织的活动方能累积,服务累计时间获取途径包括学校组织开展的校内外公益活动或社区服务;学生自主进行的公益活动或社区服务;在“志愿深圳”微信公众号上报名参加的志愿者服务、中小学生公益活动。其中,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社区服务的形式包括:以班级、团队等集体形式组织开展的校内外公益活动或社区服务,如慰问社区福利院、社区公益宣传、社区公益环保活动;参与学校日常管理服务(图书馆、食堂、广播站等),参加校园大型活动(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的服务性工作、校园值周和大扫除活动等。
对于学生是否必须“参与海内外研学旅行”,市教育局还指出,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目的是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市综评指标体系“实践创新”方面与“参与海内外研学旅行”有关的观测点满分标准为“参与海内外研学旅行或社会调研1次及以上,并撰写调研报告”。即学生不参加海内外研学旅行,也可通过参加社会调研,对社会热点、重点、难点问题,自主开展、合作开展或参与学校组织的相关调研活动并形成调研成果,获得相应得分。
■全市386所初中学校参与综评工作,深圳将持续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市教育局于2018年10月印发了《深圳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评价方案(试行)》。新综评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初一新生开始实施,与此前实施的旧综评不同的是,现评价对象为初中学生,实行过程性评价,是初中学生成长过程的记录。学校依托“深圳市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评价信息管理平台”(学生综合素养成长电子档案系统),建立完善的《深圳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评价档案》,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实践创新等5个方面,主要采取写实记录、评语评价及重要观测点计分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客观记录、综合反映和多元评价学生在初中3年成长过程中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等情况。
据悉,截至目前,全市386所初中学校参与实施新综评,参与率达100%,约有23万初中学生参加。深圳还曾组织6次全市性相关培训,综评工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逐步形成育人合力,并将继续推进综评工作。“综评有助于人才培养方式的积极探索。”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赵立在会中提到。姚一勤也多次强调综评的重要性,希望各相关单位及人员通过全覆盖培训、继续完善综评系统等,形成合力推进综评,并希望未来将综评工作往小学延伸,使综评工作从小学开始直到高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为学生建立12年的成长记录档案,助力学生全面发展。